内容展示

->舒城县过湾富硒米

公司新闻

富硒农业

元素农业

日期:2019-11-20 点击:777      过湾农业富硒种植基地就坐落于舒城县过湾村内,南港河与杭埠河两大水系交汇处,属于大别山东麓,临近国家5A级水利风景区万佛湖,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三面环河,境内河道弯曲,自然形成了过湾独特地貌特征,造就了好山好水的生态胜地。
过湾富硒米以科技富硒为技术主导,生态种植为原则,采用复合生态循环种植技术精耕细作而成。
      过湾富硒米的生产采用了富硒技术,通过生物工程原理,在土地翻耕时,于土壤中基施硒营养剂后种上紫云英,紫云英富硒能力强,可以把外源硒转化为生物硒。紫云英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此时,硒元素则变成紫云英自身含有的微量元素,在插秧前将紫云英翻入土壤中腐化变为有机硒肥,再在腐化后的土壤中种植水稻,硒元素经过水稻自身的代谢,二次转化后变成有机硒蛋白,硒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除了科技富硒外,过湾富硒米还采用了稻鸭共作的种植技术。鸭子以天然水草和水生物为食,免去除草剂的使用,直接代替人工解决了除草和除虫。同时,鸭子在稻田间游动不仅加强水稻根部的空气流动,促进水稻的呼吸作用,同时也可以耙田浊水,促动水田流动,疏松土壤,刺激水稻生长。鸭粪落入稻田也是天然有机肥,给水稻补充天然养料。因此这种稻鸭共作的方式不仅利于环境的保护,也可以在适当提高水稻产量,利于鸭子的生长,形成有益的生态循环。
      除此之外,过湾富硒米在种植的过程中,采用六个“统一”原则:统一播种、育秧、插秧;统一种植技术指导;统一测土配方、土壤有机质改良与硒肥定量补施;统一植保服务,实现统防统治;统一机械收割加工;统一过湾品牌包装销售。
     按照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整合资源,集中配套优质高效农业资源,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产品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安全环保、绿色健康的富硒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