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水似锦,风景迤逦。这里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就发展农业而言,先天禀赋严重不足。坐落在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中部的贵港市,几乎占尽了“一分田”,更收获了大自然意外的馈赠。这是一片优质的“富硒”宝地,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
富硒,为何没有“富兮”?长久以来,这片宝地一直在沉睡。作为广西的“鱼米之乡”“甘蔗之乡”“莲藕之乡”和“龙眼之乡”,贵港出产的农产品吸收了土壤中丰富的有机硒,自带“贵族”品质。然而,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让宝地苏醒,让“富硒”富民,成为贵港市委、市政府亟待破解的一道时代命题。
时不我待,必须“叫响富硒,擦亮名片”。2014年,贵港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富硒开发行动。4年来,贵港市充分利用富硒资源调查成果,大力开发特色优势富硒农产品,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富硒技术,广泛建立示范基地,生产富硒产品,实施富硒认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正切切实实地成为“富港之硒”。
顺“硒”而为一纸规划激发特色产业崛起
地处粤港澳、北部湾和大西南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拥有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口……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珠江-西江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贵港市具备了发展农产品加工、收储、流通的先天优势。
如何发掘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如何完成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的重任?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认为,关键是要依“港”而兴,顺“硒”而为。“贵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必须立足本土资源做大富硒产业,做强富硒农业品牌;要举全市之力,将贵港打造成在广西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硒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李新元如是说。
在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布的中国长寿之乡名单上,广西独占1/3。“在十里八乡调研,经常听到百岁老人的事迹。在港南区木格镇北部盆地区域的4个村落里,超过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9位。”2014年春节前,直觉告诉刚刚担任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局局长的梁仲益,人人长寿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秘密可能就埋藏在土壤里。他马上安排技术人员对长寿老人所在村屯的土壤进行检测。经检测,港南区木格镇北部区域土壤含硒量均达0.73毫克/公斤,山上的土壤含硒量更是高达2.1毫克/公斤。
为充分掌握港南区各乡镇土壤含硒情况,梁仲益组织人员对全区8个乡镇不同片区的农产品进行广泛取样,以进行更精准更全面的检测。当时,整个广西都还没有国家级的富硒农产品检测机构,梁仲益只好把采集的农产品样本寄到湖北恩施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给了梁仲益一个大大的惊喜,送检的所有农产品硒含量都超出了国家标准。
当年,他就选择稻米、茶叶、马蹄、红薯等不同作物开始富硒试验,均获得了成功。看到富硒农产品前景的企业和农户们,纷纷加入了富硒产业开发的大军,富硒产业迅速成为港南区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场由港南区推及整个贵港市的富硒产业跨越式发展由此拉开大幕。“我们将各个部门的农业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用于富硒农业产业的开发。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向上申报富硒产品,申请富硒认证,打造富硒品牌。”港南区副区长张斌说。
为了摸清土壤和农产品硒含量情况,贵港市抽样送检了土壤样品749个,农产品样品1165个。检测结果显示:贵港属于优质天然富硒地区,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0.4毫克/公斤)以上。根据抽样结果,贵港绘制了《全市富硒资源情况分布图》,制定了《贵港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贵港市具备了大规模、大面积连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自然资源条件,这将成为撬动全市农业发展的一个支点。”贵港市农业局局长冯艺说。
2016年,在贵港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硒港”的战略部署,为贵港市发展富硒产业明确了方向。
随后,贵港市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现状,并于当年6月完成《贵港富硒产业开发规划》修编工作,理清了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了贵港市富硒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该规划,贵港市大力打造富硒农业产业。目前,全市有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88个,面积达5.8万亩;有32个农产品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占广西总数的25.4%,认证数排广西第一;有3个农产品荣获第一批“广西名优富硒产品”荣誉称号。在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贵港市有6个农产品获“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称号,其中“东津细米”牌富硒香米考评位居第一名,贵港市是广西唯一获奖的地市。2015-2017年,贵港市连续3年获得“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达18个。
以“硒”为贵“三道防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要打造城市的“硒”名片,就要从源头上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规范化、标准化运作。贵港市做了3件事:构建市本级的检测平台,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办法,打造专业的产品认证体系。
在全市富硒产业开发规划制定后,贵港市迅速建立了富硒土壤和农产品检测中心,争取自治区项目并投入资金200万元,完善检测装备,构建市级检测平台,拥有了自主检测硒元素的能力。
走进贵港市富硒检测中心,一台安捷伦7000C型号的串联气相质谱仪正在高速运行,检验员林虹正在拿着新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硒含量检测。“需要把土壤先过筛,打成粉,再用研磨器进一步研细,才能作为样本检测。”林虹说。
“重要的不是整体的硒含量,而是有机硒含量。”贵港市富硒检测中心主任莫薇向记者解释道,“无机硒并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含量多也没有意义。我们根据这两年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新的‘有机硒检测标准’,把物质分为含硒、含有机硒、富含有机硒3个检测类别,这个标准正在申报立项,它将有效地规范硒产品市场。”
如今,贵港市富硒检测中心能够检测种植业农产品农药残留、种植业农产品重金属、土壤重金属3大类120项参数,成为广西农业系统中唯一拥有硒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满足了辖区内农产品的检验技术服务和市场监管的需求,成为“富硒之港”的守护甲兵,筑牢了富硒产品的“第一道防线”。
“生产者必须主动配合、接受富硒办对富硒原料生产基地的水环境及生产资料不定期的抽查监管。富硒原料产品收获销售前20天,生产者必须将所投入复合肥、有机肥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及生产资料使用专门档案上报富硒办。”这是《贵港市富硒农产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违反管理办法的,将会受到3年富硒农产品市场禁入的严厉惩处。
品质是产品的生命线,也是富硒产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程监管和严格惩处,从制度上保障了硒产品的“贵族”品质,守住了富硒产品的“第二道防线”。
走进贵港市富硒农产品协会,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富硒农产品映入眼帘,“满田乐”富硒大米、“大藤峡”富硒茶、“永新源”富硒猪肉、“港丰”富硒鸡蛋……拿起其中任意一件富硒产品,上面都有一个绿色标识,扫描其中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广西富硒农产品协会官网。
“官网上有详细的富硒产品、品牌以及归属企业公告,消费者阅读官网公布的信息,即可辨别购买的商品是否为已经过认定、检测合格的富硒商品。”贵港市富硒农产品协会会长谢靖说。二维码标识使富硒产品不仅有了统一的着装,还配备了统一的“肩章”,巩固了富硒产品的“第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层层把关,环环控制,共同捍卫“富硒之港”的美誉。“必须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贵港市富硒产品开发全程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富硒产品质量信誉,保障富硒农产品安全,增强贵港市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贵港市富硒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贵港市副市长、市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徐育东说。
因“硒”而富推动富硒农业产业全面开花
走进广西慧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00亩百香果基地,一大片百香果随风摇曳,煞是惹人喜爱。这不是一片普通的百香果,脚下300亩土地全部是富硒土壤。别看公司老板陶永强只有三十出头,却是一个经商经验丰富的行家,他瞅准了富硒农业的发展前景,计划着在这片土地上大干一番。
“含硒的果子营养丰富,品质好,市场销路广。”陶永强说。百香果基地所在的港北区大圩镇东塘村是个贫困村,有贫困户65户共296人。陶永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这里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以前我们只能种植水稻,一亩地的年收入在500元-700元左右,现在通过土地流转、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等,村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我在这个公司做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41岁的东塘村村民黄卫琼对记者说。
2016年以来,贵港市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的现实需求,将百香果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提出用3年时间将百香果发展到20万亩,力争建成广西最大的百香果生产基地及百香果果汁加工基地。目前,全市百香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万亩左右,约占广西种植面积的2/3。
在距离贵港市中心城区约40公里的港北区庆丰镇,有一片贵港市面积最大的富硒优质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区规划面积14万亩,核心区种植富硒优质稻8000多亩,品种有“百香139”“天优998”“玉香粘”“柳优香”等,因为硒含量丰富,这些优质稻早早就被订购一空。
贵港市三禾米业是贵港最早申请富硒产品认证的米业公司之一。该公司通过大力发展富硒米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富硒水稻种植农户186户,种植面积2300亩,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2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12户贫困户脱贫。“一袋5公斤富硒米的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出近30元,‘富硒’提升了传统稻米的附加值。”公司董事长谭水才认为,富硒米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桂平市西山村,300亩茶树生长在富硒花岗岩风化红壤沙质基地中,“大藤峡”富硒绿茶和“金田红”富硒红茶就产自这里。“七泡仍留香,富硒茶外形细嫩紧结,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幽香持久,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饮品,今年还列入中欧互认的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录。”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卓帆对记者说。
越来越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富硒产业中来。2017年,贵港市组织了62家企业、合作社参与富硒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比2016年增加14家;确立创建88个富硒生产示范基地,比2016年增加26个。据初步统计,贵港市富硒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达58153亩,比2016年增加11843亩,覆盖水稻、茶叶、中药材、水果、禽蛋、水产等产业。
贵港市市长农融的心中有着更广阔的“硒港”蓝图。“下一步,我们要建立20万亩富硒优质稻产业基地和一批富硒蔬菜、水果、茶叶、畜禽等示范基地,打响富硒农业品牌,让‘中国硒港’享誉全球。”农融说。
蓄“硒”以发让富硒农产品全面走出去
富硒产品好不好,还得市场说了算。想要富硒品牌叫得更响,必须得让富硒产品走出广西,走向更宽广的市场,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贵港市积极搭建平台,加大科普宣传和品牌推介力度,让“中国硒港”名片越擦越亮。
市场给了富硒农产品更好的发言权。2015年5月,在北京(广西)农产品展销会上,贵港市通达米业有限公司带来的6吨“翼王香”牌富硒大米,以每斤15元-18元的价格销售一空,比普通大米价格高出3倍多。“从2015年开始,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优质农产品富硒订单交易会,日子都定在了每年的12月3日,取意‘一二三,下订单’。两次交易会,订单越来越多,交易量越来越好,交易额越来越大。”谢靖说。特别是在2016年12月3日广西(贵港)优质富硒农产品订单交易会上,现场签订采购富硒农产品合同45份,总金额超11亿元,签约招商富硒农业项目15个,总金额近20亿元。
不仅面向珠三角地区,富硒农产品还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2016年6月,贵港市组团参加2016中国(澳门)区域经贸合作交流峰会,会上对贵港富硒名优产品进行了专场推介,港南区政府和澳门客商签订了港南区富硒农业生态园项目合作协议框架书。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亿市值的富硒产业。”农融信心百倍地说。未来3年,贵港市将以富硒种养业为依托,以富硒加工业为支撑,以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集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原生态富硒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10万亩优质富硒粮油基地,10万亩优质水果、茶叶、蔬菜基地,10个富硒休闲农业观光点,培育20家富硒龙头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贵港富硒产业迎来了黄金般的发展机遇期。贵港也将由此迈入新的时代,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