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时
黑木耳子实体适宜的温度为20-26度,这就造就了露地种植黑木耳宜在春、秋两季进行。
2.配料
培养料可以根据就地材料进行选择,比如可以用粗阔叶林树木屑、玉米芯等为主料,再配合石膏粉、蔗糖、麦麸等成分。
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配制培养料的关键是避免杂菌污染、搅拌均匀、含水量达到60%左右。
3.装袋
装袋常用聚苯乙烯塑料袋,规格为18厘米*30厘米,装料时,要做到松紧得当,不能压得太实,也不是装得太松,太实的话透气性不好,菌丝延伸困难,太松了保水性差,同时整个袋子上下松紧度保持一致。
4.灭菌
灭菌采用高压蒸汽法,将装好的培养袋放入常压锅后,加足水,压严实,盖严实,用猛火连续烧10个小时,这10个小时始终保持锅内温度在100度。
5.接种
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工具、接种箱等物体的消毒工作,接种箱可以用酒精擦,接种工具在酒精灯上面烧,总之就是让整个接种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灭菌的培养袋温度降至30度以下才可以移到接种室内或者接种箱开始接种。
6.发菌管理
接种后的培养袋称为菌袋,将其移到已经备好的塑料大棚,按照“井”字形重叠摆放,培养大棚前3天以27度为宜,这三天是菌丝萌动阶段,菌丝加速发育,到了10天左右,菌丝生长旺盛,室内温度要降至25度。发菌15天以后,菌丝新陈代谢加快,袋内温度上升,室内温度应降至24度。发菌30天以后,菌丝转入生殖生长、生理成熟阶段,室内温度控制在19度左右。整个发菌管理中,还要做好通风,以保证向菌丝供氧。此外,还需要做好杂菌(黄、绿、黑色)袋挑拣工作。
7.做床
为菌袋修建长10米、宽1米、高0.3米的土床,床上用竹片搭成小拱形架,棚顶与菌袋距离30厘米左右,床间要留出步行道,方便作业。
8.露天管理
菌袋用刀片划穴后,均匀直立摆在土床上,每平方米摆放22-24个左右,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同时每天定时在早9时、下午15时通风,每次通风30分钟。此外,根据季度、温度用好草帘,夏季日照强烈,盖严实一些,这样既可以减少光照又可降温;秋季日照减弱,草帘盖得稀疏些,使子实体多得光照和热能。
9.适时采收
当木耳叶片里面略有白色孢子时,边缘稍有内卷,就可以采收了,采收前一天应停止喷水,便于采收及耳根的带出。
10.使用富硒技术
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土伯富硒植物营养液”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又开发了更具有针对性和独特功效的基地专用型:果树专用富硒植物营养液、谷类专用富硒植物营养液、蔬菜叶菜类专用富硒植物营养液、蔬菜根茎类专用富硒植物营养液、食用菌类专用富硒植物营养液等十多种系列产品。土伯富硒植物营养液优势在于“它”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一如既往、高质量、严要求、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服务富硒产业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最佳的服务。我们愿和你一起携手共进,为富硒产业和人类的健康,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而美好的未来。
富硒肥厂家-喷洒富硒叶面肥时需要注意什么?
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富硒叶面肥,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2025/04/30
富硒生姜芽的技术要点
富硒生姜品种的选择:剩余的富硒生姜品种应为前一年生长旺盛、产量高、无病虫害的地块生产的富硒生姜。
2025/04/30
富硒生姜种植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属于姜科,根系属于肉质根,不发达。一般每个姜块只能生7-9根,土层浅,吸肥吸水弱。根分布在0-30cm的土壤中,深度超过30cm就没有吸收能力。种植富硒生姜最好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高的壤土或砂壤土。要求农田排灌方便,不易积水。富硒生姜不适合连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与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轮作3-4年。
2025/04/29
含硒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吃什么可以补硒呢?
硒的水果如菠萝蜜、红果、人参果、酸梨、黄桃、杨桃等。一般的水果都是可以食用的,还可以吃如香菇、木耳、海带、笋等一些食物,也是含有硒元素的。想要补硒的话,建议可以多吃一些,动物的肝脏,还有海鲜产品豆类等,都是含硒量高的食物
2025/04/29
洛阳伊川:富硒小米 助力农民增收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重要作用,被誉为“长寿元素”。经测定,伊川全县天然富硒耕地面积50万亩,其中高富硒地块9.5万亩。同时,伊川县位于北纬34度优质谷子的黄金产区,地处我国小米主产区的最南端,富硒带最北端,是唯一既富含硒土壤,又规模性种植小米的区域。
2025/04/28
富硒水果的标准是多少?
不同水果中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1.03~13.2μg/kg,平均含量为4.97μg/kg,不同类型水果中硒含量变化特征是:热带亚热带水果(6.03±2.59μg/kg)>浆果类(5.53±0.87μg/kg)>仁果类(5.18±0.33μg/kg)>核果类(4.78±0.97μg/kg)>柑橘类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