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硒肥,铬肥,锗肥,富硒土壤改良剂,富硒农产品等!欢迎广大客户咨询订购!含量不达标,全额退款!
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富硒农业 公司电话:400-0552-997
最新文章
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我公司放假... 富硒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 富硒肥厂家富硒水稻品种与种植... 富硒水稻亩产量多少 富硒稻谷的关键种植技术 富硒米的价格一般是多少,富硒... 富硒种植技术-苜蓿草可以种植成... 富硒水果种植技术为什么要选择... 硒无忧富硒食用菌种植技术在拌... 硒无忧牛肉富硒养殖技术介绍
热点文章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和... 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及行业... 钒对人体的作用,这个微量元素... 富硒小米和普通小米的区别都在... 国家最新补硒标准2018年4月1日... 为什么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富硒... 不是所有的地瓜都叫富硒地瓜!... 补硒须知 |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 最新国家标准!关于食品中硒限... 为什么叫富硒?含硒食品与富硒...
富硒水稻的种植,水稻富硒肥怎么使用?
日期:2023/10/31 点击:196 文章来源: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导读:不过我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只有少量的富硒地区土壤硒含量能够达到富硒要求,而且天然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无法恒定,因此大多数农户都是选择通过喷施富硒叶面肥来使水稻达到富硒的目的,产出富硒大米。

       通常天然的富硒米可以通过在富硒土壤上种植水稻而产出,水稻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转换成有机硒,最终产出富硒大米。

       不过我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只有少量的富硒地区土壤硒含量能够达到富硒要求,而且天然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无法恒定,因此大多数农户都是选择通过喷施富硒叶面肥来使水稻达到富硒的目的,产出富硒大米。

水稻富硒肥要怎么使用才能效果更好呢?

1、喷施时间的选择:视耕地污染程度,可选在水稻分蘖旺盛期至抽穗期间喷施1-2次富硒肥;选择晴天或者多云天气的午后4点左右进行喷施,避免太阳暴晒灼伤叶片。

2、每亩用量:每次约1瓶,1瓶有100毫升,人工喷施兑水50-100倍,无人机喷施兑水5-10倍进行叶面喷施。以叶片滴水为原则。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现配现用,配好的富硒肥不可久置。

2、需使用雾化效果较好的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

3、请勿在雨天使用,如喷施后24小时遇下雨,需补施。请勿在太阳暴晒时进行喷施,以免灼伤叶片。

4、请勿和农药或者奇特叶面肥混合喷施,以免影响效果。

5、存放时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喷施时需佩戴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止入口入眼,溅到皮肤应迅速用清水清洗干净。

6、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谨防儿童误食。

·下一篇 富硒芋头种植技术,病虫害农药使用技术

·上一篇 富硒食用菌栽培、场地的选择以及种植栽培技术要点都有哪些?

同类产品推荐

富硒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富硒种植技术相对较难,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因此一些地区可能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导致种植户难以掌握该技术。

2025/09/30

富硒肥厂家富硒水稻品种与种植方案

富硒肥厂家提供的富硒水稻品种和种植方案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厂家会推荐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富硒水稻品种,并提供相应的种植方案和施肥建议。

2025/09/30

富硒水稻亩产量多少

富硒水稻的亩产量因栽培方式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条件下,富硒水稻的亩产量可以达到**300-350kg**左右。在特殊的条件下,如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调节剂,甚至可以达到更高的产量。

2025/09/29

富硒稻谷的关键种植技术

富硒稻谷的种植技术关键在于提高稻谷中的硒含量,这通常涉及到土壤管理、品种选择、肥料使用、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富硒稻谷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2025/09/29

富硒米的价格一般是多少,富硒米怎么种植

富硒米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牌、种植地点、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一般来说,由于富硒米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价格会比普通大米高。根据提供的信息,富硒大米的价格大致在每公斤20元人民币以上,有些品牌甚至可能达到30元人民币每公斤。然而,这些价格可能会随着市场情况和地区差异而变化。

2025/09/28

富硒种植技术-苜蓿草可以种植成富硒吗,具体怎么操作

苜蓿草本身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包括硒,但是通过特定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可以提升其硒的含量,使其成为富硒草种。以下是操作步骤:

2025/09/28

公司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解放北路华东农资机电大市场853号 公司电话:400-0552-997 版权所有: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4000955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20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