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弹前乡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了富硒养鱼和富硒果蔬种植模式,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拓宽了群众致富新路子,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弹前乡地处万安县南部,境内风景秀丽,全域耕地均达富硒标准。4月7日,记者走进该乡新桥村的富硒果蔬基地,看到目前已建成了果蔬设施大棚100余亩,总投资430万元,其中富硒果蔬大棚55亩,用于种植富硒凤梨、葡萄、辣椒等果蔬。时下,正是大棚辣椒收获的季节,附近村庄的一些妇女或在大棚里采摘辣椒,或将采摘的辣椒挑选分类后,分别装入不同袋子里对外批发销售。
一名黄姓女村民告诉记者,她们都是来自附近的村里,平时就在大棚里务工,工资是按小时计酬,一般10元/小时,每天采摘8个小时左右,每年收入近1万元。现在在家门口务工,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增加一些收入,时间上也相对比较自由。
据该果蔬基地张姓负责人介绍,他们已投资200万元资金建设了富硒葡萄大棚45亩、凤梨大棚10亩,还从外面引进了农业发展公司,以村企合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利用土地冬春闲置期,发展出露天种植蔬菜400余亩,果蔬种植规模已初步形成,成立了乡富硒果蔬电商中心,用于网络直播带货。
结合土壤富硒优势,该乡还根据平均亩产标准,将现有田林地划分为低效类、达标类、高效类三类,分类施策提升产业效益,发挥企业建基地、带农户、接市场的独特优势。引进外资将低效耕地打造为蔬果产业基地,亩均产值从300元增加到3000元,提升了10倍以上。同时,深化“能人+产业”带富,创新“三方得利”分配模式,村集体根据产业经营状况和服务水平,获取“固定收益+销售分成”。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返聘务工”“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推动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目前,该果蔬基地已联结50户农户,通过入企务工、自主经营等方式,户均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为企业提供日常管理、帮带销售等服务,亩租金100元,年均增收5万余元。新桥村的富硒果蔬产业已实现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并吸引了周边和外来游客前来采摘、观光,进一步促进本地服务行业发展,为市场提供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蔬菜和水果供应,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多产融合,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活山泉水资源与闲置荒地林地,弹前乡探索出了一条“陆基圆池养鱼”的发展新路。在该乡阳坑村陆基养鱼基地,占地面积10多亩的20个鲈鱼饲养圆池,每个圆池直径达10米、深2.2米,鱼儿在水面上不断欢腾、跳跃,恰似一幅“翻身一跃鲈鱼快,万顷波涛争相扫”的美图。
在该鲈鱼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基地旁边是溪流,山泉水可直接注进鱼池里,实现了活水养鱼的效果。该基地的冯姓负责人表示,这样养出来的鲈鱼,肉质鲜美,深受市场青睐,产品主要销往赣州、广州等地。相比于传统的水塘养殖,陆基养鱼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大,能够大幅度缩短生长周期,仅需传统养殖模式的一半时间,而年产量提升则在10倍以上,还采用了低碳环保的尾水处理模式,可将沉淀池里的水抽送至附近的油茶种植基地里灌溉苗木,基本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生态环境零污染。
通过村党支部牵头、能人带头、农户参与,将“一方得利”的老板经济,做成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事业,实现“党支部+致富能人+农户”三方得利。2022年10月初,该基地投放了4万尾鲈鱼苗,每批次养殖周期为6个月,按目前市场价36元/公斤计算,可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利润40万元左右。村集体则以土地、资金和管理服务入股,每年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约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