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的来源
硒来源于土壤,“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植物-动物-人体”中硒的转化过程是从无机硒转变成有机硒的过程。
无机硒很难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有机硒可以通过肠壁的主动运输,吸收进入体内利用。而机体中的硒几乎全部来自食物,因此有机硒是人类补充硒的最佳选择。
富含硒的食物主要有谷物、豆类、肉类、海产品、蛋类和奶制品。食物中硒含量大小排序依次为:动物类〉蔬菜类〉粮食类〉水果类;粮食作物含硒量大小依次为:大米〉玉米〉小麦。
临床上常用的硒补充剂是硒酵母,一种将酿酒酵母置于富硒培养基中生长,酵母吸收硒并将无机硒转化有机硒的药物。
硒的地域差异
既然食物中含有硒,那为什么还需要补充呢?那是因为中国地广辽阔,土壤中的硒含量存在着地域差异。中国有72%的地区为缺硒地区,从东北经太行、秦岭一带,经黄土高原,往西南直至青藏高原的青海和西藏等地,包括了十多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低硒带,也是典型的缺硒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的高发区。相应的高硒地区分布于云南、广东沿海、海南以及新疆等地。硒中毒区域主要是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两地,均出现过硒中毒的案例。但富硒地区如广西巴马、湖北恩施也被人们认为长寿地区,硒似乎与人类寿命有某种联系。
硒的主要作用
硒在体内以硒代半胱氨酸(Sec)-第21种天然氨基酸的形式存在,直接参与合成蛋白质,然后通过硒蛋白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人体内有30种硒蛋白,它们在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衰老、防治癌症、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生育系统疾病及重金属中毒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通过含硒抗氧化酶或蛋白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完整性,增强体内免疫功能,是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硒的安全剂量与中毒表现
硒水平与健康呈“U型”关系,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不良的健康效应。
成年人硒的每日最低需要量是16-21μg,在中国营养学会(2013)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成年人硒的每天膳食推荐摄入量为60μg,每天膳食最高摄入量为400μg;最大安全硒每日摄入量为750-800μg,硒中毒界限是800-820μg。硒的食物中毒剂量为5mg/kg,饮用水为0.5mg/kg。
人体缺硒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视力,严重者可致肝坏死,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地方性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然而,硒元素进入体内是很难排出的,体内积累了过多的硒元素就可以导致硒中毒。急性硒中毒鲜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肺水肿、顽固性低血压。而慢性硒中毒,症状为指甲和毛发脱落、疲劳、胃肠功能紊乱、气息带有蒜味和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地方性中毒,是因环境含硒过高,通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北美洲著名的“死亡峡谷”之谜,就是因为峡谷土壤中过于丰富的硒元素惹的祸,印第安人吃了硒含量过高的食物,长期累积导致慢性中毒而死亡。
由于补充硒有潜在中毒的危险,因此在膳食中合理应用硒来预防及治疗疾病,需要根据地域、人群及需求来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不应该盲目补硒。
山东硒肥厂家-苹果树怎么补硒-什么是富硒苹果
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很重要,有三个元素我们使用好了,不仅有利于开花坐果、还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口感及产量,那就是硼、钙、硒元素富硒苹果。
2025/04/19
水稻怎么做成富硒的用富硒水稻专用硒叶面肥什么是富硒米?
“两种方式,一个从根部由下部、一个从叶片由上部进入,同样介入了植物的内轮回,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都是富硒大米。”普通大米中的含硒量在0.035毫克/千克左右,甚至低于0.030毫克/千克,国家划定的富硒米含硒量尺度是0.07-0.3毫克/千克,达2倍多,有意思的是,“通过叶面施肥的富硒大米含硒量还要高一点,像硒无忧富硒大米富硒种植的含硒量约在0.06毫克/千克左右,所以,我觉得这个尺度的下限
2025/04/19
富硒小麦种植过程有什么优点?
通过硒肥拌种或叶面喷施含硒肥料或小麦自然富集硒元素,通过小麦的生理转化,使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达到(0.1~0.3)毫克/千克的小麦。
2025/04/18
什么是富硒叶面肥?怎么选择富硒叶面肥!
富硒叶面肥顾名思义就是给植物补充硒元素的叶面肥,使用后有助于提高果实硒含量,有助于更好的生产富硒农产品,提高果实品质,那么我们怎么去选择富硒叶面肥呢?
2025/04/18
富硒花生的最佳种植时间?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适宜播种期为2-3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025/04/17
锌之养护,食物之道:增强免疫从餐桌开始
在这个充满活力却也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尤其是提升免疫力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焦点。然而,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微量元素——锌。锌不仅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而且在增强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