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丰富但又是贫硒大国
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硒。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时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2015年,美国将硒纳入婴儿配方奶粉必添加元素。
我国硒资源丰富。安徽石牌县、恩施、陕西紫阳县、江西宜春市、广西永福县和巴马县、湖南桃源县和新田县、贵州开阳县等均为硒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虽然蕴藏量丰富,但我国同时又是一个贫硒大国。经过科学严谨的采样分析,全国2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7亿人口生活在低硒和严重缺硒地区,补硒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硒产业鱼龙混杂监管乏力
当前,我国硒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由于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硒产业鱼龙混杂,监管乏力,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一些地方受利益驱动,滥用喷施、根施硒酸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提高农特产品硒含量,无机硒转化有机硒不完全形成残留对人体和土壤都有害。
专家建议加快建立硒标准体系
部分受访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建议,国家食药总局、卫计委等部门应加快建立硒标准体系,为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奠定基础,确保我国在全球硒产业格局中继续处于引领地位。
首先,完善血硒标准与日推荐摄入量标准。
现有的日摄入量推荐标准以数十年前的研究为基础,如今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鉴于硒有中和重金属的能力,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一大隐患,摄入较多的硒可能对健康有益,特别需要重新开展研究。宜通过大规模临床数据建立血硒标准与疾病的相关性,建立硒与健康大数据,为真正实现科学、精准补硒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制定富硒种养殖标准。
富硒种养殖标准的确立,将有助于高产、高效、高质地建立规模化富硒植物种植体系,形成规范性、可溯源、稳定可控、符合良好农业规范的原料供应与保障基地。
第三,制定富有机硒产品检测标准。
制定国家高含量富有机硒产品检测标准有助于鉴定和发现不同补硒制剂的形态与含量,为推动科学补硒和高效补硒提供基础安全数据。同时为进一步分离和制备高效、高安全性的硒制剂开发新一代硒产品提供科学检测依据和技术支持。
目前欧美国家在硒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我国快了一步,但在硒产业发展上,我国尚处于优势地位,加快建立硒标准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获得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相匹配的国际地位。
“在国际竞争中,标准是核心竞争力。”建立硒标准体系是推动我国由硒产业大国向硒产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二、提升硒产业整体竞争力,保护我国硒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在全球补硒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制定硒标准既能引导硒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增强硒产业整体竞争力,又能对硒产业形成强有力保护。
三、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乃至对外输出标准打下基础。
在全球公认的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硒是唯一以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为依据确定日推荐摄入量标准的微量元素。营养学家杨光圻由此获得硒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大奖施瓦茨奖。这说明硒标准特别是血硒标准与日推荐摄入量标准作为基础研究成果是能够对外输出的,这也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前提。
想要种出富硒蔬菜,用什么富硒肥效果好?
就目前来说富硒肥料很多,常见的有无机硒、有机硒、生物硒等还有很 多不知道的名词硒肥,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硒肥,都需要具备可以给植物 补硒,像使用安全、补硒吸收利用高、成什么是硒肥,硒肥跟有机肥料 的区别硒肥选哪家硒无忧硒肥厂家怎么样本低、使用方便等其它作用有 了会更好。
2025/04/01
富硒肥怎么用效果好>富硒小麦种植过程,优点?
通过硒肥拌种或叶面喷施含硒肥料或小麦自然富集硒元素,通过小麦的 生理转化,使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达到(0.1~1.0)毫克/千克的小麦。
2025/04/01
富硒水果真的富硒吗
富硒水果,是指在富含硒的土壤环境中生产的或是在生长过程中喷施富硒营养液产出的水果,人们食用后能够补硒并增进身体健康。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富硒水果,硒含量相对于普通水果含量较高,但也有大量假冒产品,需消费者注意挑选。
2025/03/31
什么是富硒米水稻灌浆期喷施富硒叶面肥
现在也有一种做法,是通过给作物施硒肥,来得到富硒大米。“这个就是给作物施富硒叶面肥,肥料的主要成分是酵母,由于叶面背后都有气孔,气孔张开就可以吸收了
2025/03/31
硒的发展历程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有机植物活性硒,植物活性硒是农作物从富硒元素的土壤或肥料中通过根部或叶面吸收技术,将硒吸收到植物体内,经过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和农作物自身的生物转化作用,其核心技术现将无机硒发酵制成富硒有机肥,然后用此肥种植特殊植物,在经过十几道工序,制成生物态硒。硒元素转化成易于人体吸收和代谢的硒代蛋氨酸等。
2025/03/29
富硒小麦种植过程用硒无忧硒肥有什么优点?
通过硒肥拌种或叶面喷施含硒肥料或小麦自然富集硒元素,通过小麦的生理转化,使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达到(0.1~0.3)毫克/千克的小麦。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