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1月2日电 (邓霞 戴正银)富硒农业产业正逐渐成为张家界慈利县农户的一大脱贫“利器”。记者18日从“硒有慈利”品牌战略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慈利县整合1500万元农业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扶贫建设项目约100个,精准脱贫人口1万人以上。
湖南省硒元素地球化学图显示,慈利县是硒元素含量相当丰富的县域,硒元素在该县呈现“三大带一小带”的走势,预计面积26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境内重点区域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54mg/kg,其中极值为9.6mg/kg。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慈利孕育了柑桔、柚子、水稻、玉米、萝卜等百余种含硒农产品。
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为慈利发展现代农业带来新希望,也进一步释放着农业产业扶贫的强大动能。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湖南生安赛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5万吨富硒大米加工产业园的建设,与慈利岩泊渡镇政府签订了300名贫困人口务工的政企协议;并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完成了13000余亩耕地的土地流转,建成千亩天然富硒稻谷生产示范基地8个,带动农户种植4.3万亩。
据介绍,自2007年正式启动富硒农业开发以来,慈利县现有20多家从事富硒农业开发的企业,涵盖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目前,慈利县已启动建设富硒产业园区16个。2016年,富硒农业产业园区及其示范基地实现产值16.5亿元,带动农民10.7万人,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
2日,慈利县在长沙召开“硒有慈利”品牌战略发布会,慈利县委副书记、县长高靖生为首批使用“硒有慈利”县域公用品牌的企业授牌。从此,慈利农特产品及衍生的旅游服务产品,有了“硒有慈利”这张共同的新名片。
据悉,慈利县近年大力开展富硒农产品开发和品牌塑造工作,已研发出“康添牌”富硒大米、“富硒红酒”、“富硒凤头土鸡”、“富硒蛋”、“富硒红茶”、“富硒腊肉”等一系列知名品牌产品,被评为“中国富硒食品产业化基地县”、“湖南省富硒产品开发示范县”等。(完)
最新文章
政策解读,富硒农业的未来前景...
富硒水稻肥助力解决中国硒摄入...
硒与非富硒水稻品种的对比
普通水稻在关键期如何实现富硒...
硒无忧富硒肥厂家对于功能农业...
硒无忧富硒种植技术全国推广的...
富硒水稻的种植环节与技巧
水稻硒化肥怎样给富硒水稻补充...
富硒水稻种植攻略:关键技术全...
富硒水稻:营养丰富,生活质量...
热点文章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和...
钒对人体的作用,这个微量元素...
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及行业...
富硒小米和普通小米的区别都在...
国家最新补硒标准2018年4月1日...
为什么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富硒...
不是所有的地瓜都叫富硒地瓜!...
补硒须知 | 我国富硒产品硒含量...
最新国家标准!关于食品中硒限...
为什么叫富硒?含硒食品与富硒...
富硒农业产业渐成张家界慈利农户脱贫“利器”
日期:2018/11/07 点击:705 文章来源: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导读: 中新网长沙11月2日电 (邓霞 戴正银)富硒农业产业正逐渐成为张家界慈利县农户的一大脱贫“利器”。记者18日从“硒有慈利”品牌战略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慈利县整合1500万元农业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扶贫建设项目约100个,精准脱贫人口1万人以上。
同类产品推荐
政策解读,富硒农业的未来前景如何
富硒农业是指在富硒地区利用特殊的土壤条件,种植富含硒元素的农产品。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富硒农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2025/11/14
富硒水稻肥助力解决中国硒摄入难题:益处与挑战
水稻富硒肥是一种特殊的肥料,旨在通过提供植物可吸收的硒源来增加水稻植株中的硒含量。以下是一些关于水稻富硒肥如何帮助解决中国人补充硒困难的问题的要点:
2025/11/14
硒与非富硒水稻品种的对比
富硒水稻品种在自然条件下或通过生物强化技术使其含有较高的硒元素,而非富硒水稻品种则通常硒含量较低。
2025/11/13
普通水稻在关键期如何实现富硒喷施硒无忧富硒肥
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如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富硒溶液。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硒元素输送到植物的叶片,从而提高水稻植株中的硒含量。叶面喷施的富硒溶液可以是硒酸盐、亚硒酸盐或者富硒氨基酸等。
2025/11/13
硒无忧富硒肥厂家对于功能农业的贡献
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有机硒肥研究和富硒食品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对于功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贡献:
2025/11/12
硒无忧富硒种植技术全国推广的意义
硒无忧富硒种植技术在全国推广,对于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