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米硒富集的特点
在生产富硒稻米前,一定要先了解水稻硒富集的特点,以便通过栽培管理来控制并稳定稻米富硒含量。
在富硒土壤条件下,水稻根系能从土壤中富集硒,根系硒的吸收系数在1.86以上,而水稻从土壤吸收硒以后,向籽粒的转运和积累则相对恒定。一般水稻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硒含量随着富硒土壤硒含量增加而增加,硒含量高低呈现根系>茎叶>籽粒的特点,水稻籽粒各组成部分硒含量呈现米糠>精米>稻壳的特点。
另一方面硒元素的吸收积累也受氮磷钾元素积累的影响。在硒浓度较低的环境下,可适当增加氮、钾肥的施用来促进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积累;在高硒浓度的环境下,应适当减少氮、钾肥的施用。
叶面喷施硒增强了叶面对硒的吸收作用。据有关试验表明,施用外源硒后精米中的硒含量会显著提高,粳稻最高可以提高8倍的硒含量,籼稻可以提高5倍左右。
经过测试,硒含量在0.5-1.0mg/kg的富硒土壤配合有机富硒肥的喷施,能够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富硒稻米。
二、天然富硒稻米的种植技术要点
1、精选土壤、整地
选择硒含量在0.5-1.0mg/kg的富硒土壤进行耕种,基地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得超标。种植地块前一年安排种植紫云英或油菜,实行稻田轮作。整地时亩施复合肥20-25kg,硫酸锌1kg,紫云英作绿肥的田块,底肥需减量。
2、选种浸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优质且富集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我们高安合作社基地2018年试种野香优油丝(香稻),表现不错;据了解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玉针香等富集硒能力较强,均适合生产高档优质富硒大米。
在浸种前,先将选好的种子晾晒1-2天,用盐水或清水选净种子,消灭病源菌等。采用咪鲜胺、吡虫啉或者其他拌种剂进行种子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
3、合理播种期
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栽培习惯,合理安排播种期,抽穗扬花期尽量避开高温或寒露风的影响,有利于水稻开花结实和硒肥施用,提高稻米产量及品质,以达到较好富硒效果的目的。
4、田间管理过程要点
田间管理过程合理肥水、防治病虫害及除草
①合理肥水,施肥包括抛栽10-15天,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斤做分蘖肥,幼穗分化二三期时施复合肥或钾肥,孕穗破口前叶面喷洒浓度3-5mg/L的有机富硒肥,在抽穗后15天叶面喷洒浓度为1-2mg/L的有机富硒肥。管水包括浅水壮苗促蘖、够苗晒田控蘖、寸水抽穗以及湿润灌浆、落干黄熟;
②除草包括稻鸭共作以及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分别在分蘖前期、分蘖中后期和抽穗后期;
③防倒伏。为促进秧苗早生快发,促进低位分蘖,有效降低株高,建议在分蘖期追肥时使用硅锌肥(含控旺剂);
④综合防治病虫害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及稻鸭共作的方式,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使用生物物理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科学、安全施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农药。
⑤90%-95%稻谷充分成熟时进行收割,采用机械收割和土场晾晒。
通过以上方法种植生产出来的稻米,产量较高、水分适中、农残少,硒含量稳定且高于普通稻米,低于国家食品卫生硒限量标准 300μg/kg。
橘子富硒种植:提升果实品质,造福消费者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橘子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其丰富的维生素C和口感甘甜的特点备受青睐。而富硒橘子,更是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因其富含硒元素,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预防某些癌症等。
2025/08/20
桃子富硒化肥:让您的桃子成为富硒桃的诀窍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富硒桃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富硒桃子富含硒元素,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预防某些癌症等。那么,如何让您的桃子富硒呢? 首先,了解硒元素的重要性。硒是一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心血管健康、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硒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适当补充硒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2025/08/20
富硒食用菌栽培技术用玉谷微元富硒营养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富硒食用菌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富硒食用菌是指在栽培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硒含量的食用菌,硒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癌等多种生理功能。以下是富硒食用菌栽培的关键技术:
2025/08/18
富硒柑橘栽培种植技术整地施肥、种植密度、苗木选择等介绍
富硒柑橘栽培技术需要重视土地选择、整地施肥、种植密度、苗木选择、灌溉排水、修剪整形、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步骤,以确保柑橘的生长和富硒效果。
2025/08/18
种植富硒红枣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种植富硒红枣需要做好土地选择、整地施肥、种子选择、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浇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准备工作,以确保红枣的生长和富硒效果。
2025/08/15
蔬菜怎么种植成富硒,用什么富硒肥?
富硒肥料是一种含有硒元素的肥料,可以用来种植蔬菜,使蔬菜富集硒元素。常用的富硒肥料有硫酸钾型富硒肥、有机生物型富硒肥等。
2025/08/15